分享按钮
首页 > 高考 > 高 三 > 正文

最近5年高考作文命题总结与2017年应考策略
2016-11-11 13:40:00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二、最近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导向  1.指向生活实际,引领同学们展示个性魅力,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品质。  高考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题型:它既能考查出一个人的观察提炼、命题立意、布局谋篇及想象联想...
二、最近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导向 
  1.指向生活实际,引领同学们展示个性魅力,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品质。 
  高考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题型:“它既能考查出一个人的观察提炼、命题立意、布局谋篇及想象联想的创造思维能力,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及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。因此,作文基本上能代表一个人的语文水平,尤其是运用语言的水平。”(谷衍奎、赵祖谟《全国高考作文分类评析》)语文教育家于漪说:“要把作文题出到同学们的心坎上。”特级教师韩军也说:“一个好的文题,应是一个‘指路牌’,循‘牌’走去,同学们会找到一块‘独特的精神天地’”。 
  放眼全国高考作文题,内容多元,形式多样,稳中求变,在传承中有创新。内容贴合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实际情况,符合各地高中语文教学实际,具有开阔的思维空间,有利于同学们的个性展示。注重对同学们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,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选拔,体现了高考语文的公平公正和选拔性等特色。 
  2012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,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居里夫人的两段话为材料,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谈自己的思考,题目具有发散性,兼具文化意蕴、生活体验、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等多种升华可能性。2012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“坐在路边鼓掌的人”,题目平易,难度适中,符合同学们实际,有较大的写作空间。 
  2013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:“中学时代,同学们有三怕:一怕奥数,二怕英语,三怕周树人,但有些同学们却喜欢前面的‘两怕’。”要求同学们对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。写作角度多元,具有开放性,赋予了同学们自主选择、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空间。 
  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题,要求同学们解答“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,你有何体验、见闻或思考”的问题,材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延展性,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写作思维。只要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思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,就能写出较好文章。 
  2015年全国2卷作文题:“这三人中,你认为谁更具风采?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,体现你的思考、权衡与选择。”考题没有设置立意障碍,引领同学们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内心想说的话,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。2015年天津高考卷作文题,以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词“范儿”,及其派生的一系列词语如“中国范儿”“潮范儿”等为材料,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。该题根植现实生活,比较接地气,易于引发同学们的联想、思考。 
  2016年全国1卷作文题以漫画形式出现,却以较为新颖的形式考查了常规的内容,使同学们既有话可说,又在紧张的考试中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缓解。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,切合同学们的年龄特征和精神世界。同学们可以抓住关键句“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,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”“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,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”来确定立意。比如“说话”与“彰显个性”“创新与守规”等,思维空间开阔,有利于同学们的发挥。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“虚拟与现实”,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,“当虚拟世界中的“虚拟”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“现实”时,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,还是刻意远离,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?对材料提出的问题,你有怎样的思考?同学们的思考肯定是无限丰富,多姿多彩的。 
  2016年全国课标3卷材料作文题,密切联系现实生活,关注社会民生,关注时代热点,体现了高考作文“立德树人”的指导思想,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:诚信、敬业、创新等。作文题意在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传递了时代的正能量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。 
 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引导同学们正确“评价他人的生活”,在当今微信等社交媒介盛行的时代,引发人们对生活现象的理性判断和思考。著名语文老师、书评人陈嫣婧说:“我们能不能评价他人的生活?如果很积极地评价,会不会有左右他人生活的嫌疑?然而如果一味地保持沉默,又会不会将自己孤立到公共生活之外?其次,要怎么评价?如果只是一味地给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点赞,那么这算不算评价,这种评价有意义吗?反过来,如果你到处吐槽甚至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,随意指摘,那么从个人角度看,这是一个修养缺失的问题;从群体角度出发,这是对他者私人生活空间的强行侵犯,会对他人造成很大的困扰。那么如何把握一个尺度,又或者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尺度,能使人在公共生活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,这本身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。”“从更本质的层面上看,任何评价其实都是基于价值观的。去评价他人生活,是一种自我与他者价值观的碰撞和交锋。” 
  2.指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,引领同学们关注生活与广泛阅读,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。 
  长期以来,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,长期在逼仄的死角里奔突。教师常常让同学们没完没了地背诵一大堆枯燥的知识点,把言意共生、活生生的文言文变成僵死的文言知识点训练,把鲜活灵动的文本肢解成一道道面目可憎的阅读训练题,长期训练同学们写一些毫无真情实意的、刻板的现代八股文。不仅如此,不少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只靠“答题模式”这张王牌吃饭,一味地教同学们背诵和套用所谓的答题模式,把本应丰富多变的文本内涵简单化、类型化,还美其名曰:技术操作。这种语文教学现状早已偏离了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,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美学要求,戕害了语文教育的审美性质,严重弱化了语文教育的审美陶冶功能。 
  语文学科密切关注社会生活,包罗人生百态,凝聚着历代哲人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,其内涵博大精深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语文学习对于同学们人文素养的积淀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优秀的语文教师,要善于引导同学们走进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,引发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热切关注与深沉思考,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与热情想象,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铺下精神的底色。有了丰厚的生活积累,语文教学就有了底蕴,有了充实的内容,不再是干枯无味的机械训练,同学们的作文也就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。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,根据“人们对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,往往会将它舍弃,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。而从天才的作品中,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”的材料,题目富有思辨色彩,看似容易,写得出彩却很难。要求同学们要充分运用平时读书积累的素材,对人文、历史、文化要有一个丰富的积累,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新意。2012年江西卷作文题:“有人说,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,要想到你拥有什么;也有人说,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,要想到你没有什么。对上述说法,你有何感悟和思考?”提供给同学们的是哲理思辨语言材料,抽象程度高,道理深奥,需要同学们有独立的思考和较为深厚的文学、文化底蕴。 
 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,以顾城的诗《忧天》作为材料:“我仰望着夜空,感到一阵惊恐;如果地球失去引力,我就会变成流星,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。哦,不能!为了拒绝这种“自由”,我愿变成一段树根,深深地扎进地层。”这种思辨性的材料,只有建立在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,才有可能找到好的切入点,这种看似发散的题目实则有较大的写作难度,对同学们的要求较高。 
  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,以“提到空谷,有人想到的是悬崖,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”为材料。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,以“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,所以你是自由的;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,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”为材料。这些材料形式有诗句般的简洁,有诗一样深广的内涵,需要同学们有一个较好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,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,才能写出独特的人生感受。 
 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,让同学们谈谈“我的青春阅读”。题目亲切平和,符合同学们的身心发展规律,易于同学们的发挥和创造。对于那些思维活跃、喜欢阅读、乐于思考的同学来说,应该如鱼得水,很容易下笔,自然也能取得较高的分数。同时,考题也提醒同学们:要多关注生活,多阅读,多思考,不能只“藏身”象牙塔中。2016年新课标2作文题,材料中说,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:课堂有效教学,课外大量阅读,社会生活实践。旨在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、阅读价值观。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“‘老腔’何以令人震撼”,引领同学们关注生活与文化,注重审美与思辨。 
  教育家朱永新说:“小到个体成长、大到国家和民族发展,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都至关重要,所以如何强调都不为过。尤其是在目前网络时代、信息时代对阅读产生强烈冲击的情况下,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,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,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,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。共读、共写、共同生活,才能有共同价值、共同语言。” 
  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看,在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中,“全民阅读”已被列为未来5年要实施的文化重大工程之一。阅读,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。201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提出“倡导全民阅读”,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:“倡导全民阅读,建设书香社会。”两次将全民阅读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并首次提出“建设书香社会”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就是引领同学们关注生活,广泛阅读,努力提升思维品质。 
  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干瘪的语言点训练,语文的学习不应该干瘪无味,而应该拓宽同学们的阅读视野,引领他们在广泛的阅读中滋养心灵,张扬个性,丰富精神世界。因为“优秀的文学作品,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,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……阅读文学作品,是一种文化的积累,是一种知识的积累,一种智慧的积累,一种感情的积累。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,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,也能丰富人的感情。”(赵丽宏《为你打开一扇门》)唯有广泛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,同学们的理解能力、写作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。 
  纵观最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取向,我们不难发现:高考作文意在为高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,意在引领同学们积极地感悟生活,思考生活,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。与此同时,进行广泛阅读和积累,努力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。 
  三、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 
  就语文这门学科来说,作文占据了语文考试的一半分数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成也作文,败也作文。而高考作文又不同于平时作文,它是同学们三年高中生活的总结,更是同学们思想与才情的全面展示。鉴于高考的选拔性质,高考作文的得分常常拉开很大的差距。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作文的备考,努力养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,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最好的分数。 
  1.以读带写,以写促读,提升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。古人云:腹有诗书气自华。一个人读得多了,自然就善于思考。苏联教育家霍尔姆林斯基说:“让同学们在语文方面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,不是增加作业,而是阅读,阅读,再阅读。”语言学家吕叔湘说:“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,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,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。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,也就是说,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。”著名文化学者摩罗说:“就语文学习而言,真正的学习主要靠自己广泛地阅读,与那些伟大的著作背后的伟大心灵沟通。”相信每一位备考的高三同学都会从这些真挚的话语中受到启发,阅读时不仅要探究作品写什么,更要思考作品是怎么写的,为什么这样写。久而久之,在不知不觉中你的思维品质就得到了提升。 
  2.关注生活,思考社会人生,拥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。人类文明的精髓就在于思想的独特性。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:“生活充实了,才会表达出、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。”作为一个活在当下的青年学子,就不能不关注时代的变迁,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。只要你细心关注生活,用心思考生活,你就不会盲从,人云亦云,你必然会有独到的见解。关注了生活,思考了生活,你就不会总是用一些陈旧俗套的事例来东拼西凑,你的作文必然会充盈丰实,洋溢着鲜明的生活气息,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呈现给阅卷老师更多的情趣、智趣和理趣。 
  3.研究必要的技法,打造作文的亮点。高考作文阅卷时,时间紧,任务重,阅卷老师多浏览,少品味。因此,同学们的作文应该主旨明确,结构完整,形式优美,脉络清晰。还要注意首尾的圆合呼应,段落的匀称协调,语句的相互勾连,过渡的自然巧妙等细节。从语言层面来说,这些都是高考作文获取高分的必备策略。要做到这些,就需要平时多做训练,细心揣摩。高考时才能心中有数、手上生巧,取得理想的分数。 
  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,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措施,勤阅读时新的美文,多积累新鲜的素材,使作文备考更扎实、更有实效。 
  (作者:顾乐远,江苏省如皋中学)

相关热词搜索:命题 作文 策略

上一篇:巧用信息技术,让学科“教学”绽放光彩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